- 音义形起名网
- 尤姓男孩女孩取名用字解析
尤姓是中国典型的南方姓氏,始自10世纪,在百家姓中排第19位,在台湾第八十四大姓。五代至两宋,尤姓除继续繁衍于福建外,已开始播迁于福建周边省份。宋末,元兵大举南侵,宋赵王朝丧师失地,节节败退。尤姓或仕宦,或逃难,于是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尤姓人落籍。而一些大胆的尤姓人则举家北上。宋末至元,尤姓在北方繁衍兴旺。明初,山西尤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北京、江苏、安徽、湖南等地。郑和下西洋时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尤姓有渡海赴台,扬帆东南亚者。另外,尤安礼随父由江苏长洲(今苏州)徙居武昌,尤求由长洲移居太仓。清代尤萃由浙江嘉兴徙居平湖。
根据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中)》,当代尤姓的人口约有80万,为全国第一百六十三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4%。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尤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目前尤姓主要分布于河南、北京、江苏,这三省市约占全国尤姓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福建、浙江、河北、湖北、台湾,这五省市又集中了19%。尤姓的第一大省为河南,大约占全国尤姓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东南苏浙闽台、北部豫冀为中心的两块尤姓分布区。
尤姓历史发展
尤姓姓氏来源
汉族
源于沈姓,出自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沈氏族人,属于因谥改姓。按照目前大部分尤氏观点:五代之初,后梁皇帝朱温于公元909年册封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闽王,因审、沈二字同音,闽国境内的沈姓族人为了避讳,将沈姓去掉三点水改为“尢”姓(即尤的繁写)。宋代李纲于《梁奚谷漫录》指:“系出沈姓,五代王审知据闽,闽人沈姓者,避沈音,去水改尤氏”。根据福建尤氏族谱,首先避讳改姓之人名为沈诚,字思礼,生于河南光州,唐末天下大乱,其幼年时与亲族随王潮、王审知的民变军队南下进入福建,后为王审知女婿。公元924年护送王审知入京进万寿节,后唐庄宗李存勖封其为驸马都尉,他为尊崇其岳父威望,避讳闽王名字“审”“沈”谐音,将沈姓去水改尤,成为尤姓的得姓始祖。今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南厅有尤(沈)思礼与夫人王郡主的陵墓,俗称“驸马墓”。但据史料查证王审知自公元885年入闽至公元925年离世,终身未返战乱多事之中原。1981年出土的王审知墓志铭记载了他的四名女婿,其中亦无尤思礼。尤思礼为王审知女婿因讳改姓一说始现于距五代六百年之后的明代尤氏族谱,之后流传甚广,目前大部分尤氏皆奉尤思礼为得姓始祖。根据因讳改姓这一说法,尤姓的祖源与沈姓相同。《姓篡》指,沈姓为黄帝后裔,源自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因为食邑于沈国(今河南汝南)得姓。
自古即有。据《后汉书·卷七十七》和《傅山全书·六卷》等所载,东汉时有尤来,汉人外孙的鄯善王尤还,龟兹王尤利多,其中尤利多叛汉后被班超废黜并遣送洛阳。又据西晋史学家陈寿所作《三国志》卷六十贺齐传:(建安)二十一年,鄱阳民尤突受曹公印绶,化民为贼,陵阳、始安、泾县皆与突相应。齐与陆逊讨破突,斩首数千,余党震服,丹杨三县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拜安东将军。《三国志》卷五八陆逊传: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另外以贵州为主的少部分尤氏及其分支犹氏的观点认为:尤姓并非起源于福建沈氏。在公元909年王审知据闽称王、福建沈氏易姓为尤的三十五年之前,即公元874年,史载山西寿阳尤氏崇仁、崇义、崇礼兄弟,三人皆任唐朝都总管之职,奉唐僖宗之诏督师征讨南诏国占领的播州(今渝南黔北之地),克复之后敕封尤崇义为世袭播州宣慰使司职,镇守黔中翁水,至今陵墓仍在,县志与族谱可考其事迹,贵州尤氏现亦多奉尤崇义为祖。尤崇义长子尤朝觐的后裔之一尤道明,于宋嘉熙四年(一说是熙宁),中乙科进士,皇帝殿试时,谓“尤悔字不佳”,遂御书《诗经.小雅.采芑》中之“克壮其犹”四字赐之,赐姓易尤为犹,成为犹氏得姓始祖,所以犹氏亦将尤崇义奉为先祖。
源于仇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子仇牧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庄王姬佗六年(公元前691年),宋国传位至第五任君主子共,即宋缗公。到周庄王十五年(宋缗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夏,宋国在攻打鲁国时,宋军猛将南宫万被鲁国俘虏,后来经过请求,鲁国才把南宫万放回宋国。在史籍《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南宫万遂以局杀愍公于蒙泽。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万搏牧。牧齿着门阖死。”后来,宋国用金钱贿赂陈国国君,陈国君主见钱眼开,又怕南宫万之勇,遂使计让妇人与南宫万饮酒,待南宫万醉了,以皮革裹之紧缚后归于宋国。回到宋国后,宋国人乱刀相向,把南宫万剁成了肉酱。此事件之后,仇牧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仇氏。在春秋战国时期,“仇”与“尤”二字音义相通,都是怨忿之义,因此亦有称尤氏者,读音作qíu(ㄑㄧㄡˊ),今读作yóu(ㄧㄡˊ)亦可。
少数民族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时期乌鲁特蒙古猷佳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记载,蒙古族猷佳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ogiya Hala。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猷佳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尤氏、猷氏,尤氏读音作yóu(ㄧㄡˊ)。
源于回族,出自伊斯兰教《古兰经》经名,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中的尤氏,大多出自伊斯兰教《古兰经》中经名的首音,元、明两朝时期多取其首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尤氏。如尤素夫、尤素甫、尤权思等。回族尤氏,读音作yóu(ㄧㄡˊ)。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记载,满族猷格理氏,满语为Yiogeri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尤氏、猷氏。满族佑祜鲁氏,满语为Iohulu Hala,世居英额(今辽宁清原)、嘉木湖(今辽宁新宾)、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松花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后多冠汉姓为尤氏、佑氏。读音作yóu(ㄧㄡˊ)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的后人有一支姓尤,主要分布在沈阳。
源于赫哲族,出自黑龙江赫哲族尤可勒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记载:赫哲族尤可勒氏,亦称尤克热氏,世居黑龙江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okre Hala。赫哲族、满族尤可勒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尤氏,读音作yóu(ㄧㄡˊ)。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高山族、佤族、苗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尤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尤氏,世代相传至今。
尤姓得姓始祖
1、沈思礼,五代时,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其女婿沈思礼避他的名讳,便把沈字三点水去掉,改为尤姓。现在福建省南安市南厅有尤(沈)思礼与夫人王郡主的陵墓,俗称“驸马墓”。
2、聃季。又称冉季载,姬姓,为黄帝后裔,周文王第十子。周初,武王驾崩后,年幼的成王即位,由周公旦摄政。当时的三监(即霍叔、管叔、蔡叔)很是不服,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是乘机勾结三监,联合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在这次平叛斗争中,聃季立下大功。战后,周公旦将这位有才华的弟弟举为周天子的司空,成王后又将他封于沈,建立了沈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沈姓。五代时,王潮、王审知入闽,后王审知建立闽国,称闽王。因沈与审同音,为避讳,沈姓去掉水旁,改称尤姓,但念念不忘尤为沈姓所改,故尊沈姓的得姓始祖聃季为尤姓的得姓始祖,此当为今日尤姓之主要来源。
尤姓迁徙分布
尤姓在今天的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在台湾,尤姓是第八十四大姓。
尤姓可考的起源较晚。据《后汉书·卷七十七》和《傅山全书·六卷》等所载,东汉时有尤来,汉人外孙、鄯善王尤还,龟兹王尤利多,后被班超废掉,并送往当时的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三国吴有鄱阳(今江西省波阳)贼帅尤突。这些均为五代前见诸史册之人物,但其后无世系可考。
尤姓图腾 907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尤姓始盛于世,闽立国近四十年,九四五年被后唐所灭,尤姓不复本姓似乎有悖常理,但无论如何,北宋之前的尤姓寥若晨星,宋真宗之后,尤姓始光芒四射,却是不争史实。沈姓郡望有二:吴兴和汝南,而吴兴地处闽地,沈改尤后,吴兴郡顺理成章成为尤姓郡望。据《常州府志》所载,宋真宗天禧年间,泉州晋江人尤叔保举家迁往常州府无锡,子大公,孙尤辉,曾孙尤著,玄孙尤、尤袤、尤子尤梁,尤袤子尤、尤概,孙尤火育、尤耀,曾孙尤冰寮、尤带等均名载史册。南宋时都城为临安(今浙江省杭州),由于仕宦等原因,浙江也成为尤姓大批涌入之地。
三国时期,尤姓活动在江苏、江西、浙江一带。
唐宋时期,尤姓已经发展到南方、中原地区。明朝时,尤姓进入陕西成为望族。
五代至两宋,尤姓除继续繁衍于福建外,已开始播迁于福建周边省份。
宋朝时期,尤姓约有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第一百六十位以后。全国尤姓主要集中于江苏、福建、浙江三省,江苏为尤姓第一大省。宋末,元兵大举南侵,宋赵王朝丧师失地,节节败退。尤姓或仕宦,或逃难,于是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尤姓人落籍。而一些大胆的尤姓人则举家北上,因为当时北方已由夷族统治多年,不会发生你来我往的拉锯战,相对稳定。宋末至元,尤姓在北方繁衍兴旺。
明朝时期,尤姓约有6万1干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在第一百八十位以后。陕西为尤姓第一大省,约占尤姓总人口的53%。全国尤姓主要集中于陕西、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山东等。明初,山西尤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北京、江苏、安徽、湖南等地。郑和下西洋,表明中国造船水平的提高,时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尤姓有渡海赴台,扬帆东南亚者。因此尤姓进入台湾的一百大姓,也就不奇怪了。另外,尤安礼随父由江苏省长洲(今苏州)徙居武昌,尤求由长洲移居太仓。清代尤萃由浙江嘉兴徙居平湖。
如今,尤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福建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尤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八,河北、河南、江苏、北京等省市亦多此姓,上述五省市尤姓约占全国汉族尤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六。
尤姓传统文化
尤姓郡望堂号
尤姓的郡望有吴兴。
尤姓以“树德”、“志清”、“吴兴”、“归闲”、“鹤栖”、“遂初”、“卿田”等为堂号。
“遂初”堂号典出南宋尤袤。尤袤,号“遂初居士”,南宋礼部尚书兼侍读。他的诗很有名,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诗坛四大家”。
尤姓宗祠对联
楹联内容
典故人物
系承晡季;源起汝南
全联典指尤姓的起源和源流。
艮斋名士;文度清操
上出典出清朝文学家、戏曲家尤侗,字同人,号艮斋、西堂老人,长洲人。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后辞官归家。工诗文词曲,著有传奇、杂剧多种,另有诗文集,收入《西堂全集》。
下联典出明朝长洲人尤安礼,字文度,历官兵部郎中,贵州参议。为人尚义轻利,以清节闻名。晚年住在穷巷中,房屋十分狭窄,知府况钟划地让他扩建,他坚决推辞。
氏源沈氏;望出吴兴
全联典指尤姓的起源和源流。
秘书才识;退翁优游
上联典出南宋诗人尤袤,字延之,无锡人,绍兴年间进士,历官泰兴令、江东提举常平、礼部尚书兼侍读等。博学多识,诗风谈雅,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任秘书丞时,孝宗曾说他:“如卿才识,世所罕有。”
下联典出宋朝安溪人尤台,字公辅,八岁能写文章,曾应童子试,举中书。不求做官发达,优游山林间,自号“退翁”。
御封真才子;府藏石铫图
上联典出清朝文学家、戏曲家尤侗,清世祖称他为“真才子”。
下联典出清朝诗画家尤荫。
伤寒贯珠传万世;金匮要略救千家
全联典出清朝医学家尤怡,著有《伤寒贯珠集》和《金匮经略心典》等。
功高固原独目将;名列南宋四大家
上联典出明朝固原总兵尤继先,战事中眇一目,称独目将军。
下联典出南宋诗人尤袤,与杨万里等合称南宋四大家。
矢志清贞,怡然自若;力崇道学,近世所无
上联典指明朝尤文,究心理学,永乐中征孝廉,以养亲固辞,八荐不出。卒后其门人私谥他为恭靖先生。下联典指南宋诗人尤袤。
清持自恃,芳声著江左;
威惠兼济,令闻播淮西
上联典出明朝尤鲁。下联典出汉代尤育。
依然锡麓书堂,南渡文章,上跨萧杨范陆;
允矣龟山道脉,乐林弦诵,同源濂洛关闽
此联采用南宋诗人尤袤祠联。
参考资料: [11-12]
尤姓家谱文献
属地
名称
编纂者
编撰方式
藏地
备注
泉州
尤氏族谱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此家谱为海峡论坛参展族谱之尤氏族谱
泉州
泉南尤氏卿田族谱续修(新首本)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三(土安)后支派(第一本)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二 蜂腰支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二(下) 古东前头支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四 林后支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一上 绿泉支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十一 六柱、村内派(上册)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三 (土安)后支派(第二本)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过溪支派(上册)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过溪支派(下册)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七上)南山二房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七下)南山四、五房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八超园长二房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十二乌厝门支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十四山仔尾支派(下册)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十六曾官长房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十七曾官三、四房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洋中支派(上册)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洋中支派(下册)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八下超园三房支派(第一本)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八下超园三房支派(第二本)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九超园四房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九超园五、六房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十三园内敦庵公与岐侯公支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十四山仔尾支派(上册)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五明轩支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六普轩、敬轩支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卷十一 六柱、村内派(下册)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神助支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长房派、直斋、乐山、龙塘支派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南卿田衍派尤氏族谱(首本)
南安图书馆
泉州
泉闽吴兴分派卿田尤氏族谱(旧首本)
南安图书馆
江蘇
尤氏蘇常镇宗谱十二卷
尤帰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遂初堂刻本,十二册。
国图吉林大学上图浙图
书名卷端题。版心题尤氏宗谱。
江蘇
尤氏宗谱十六卷
(清)尤堃等纂修
清道光十年(1830)遂初堂刻本,十六册
国图吉林大学
书名据版心、书签题
江蘇
尤氏蘇常镇宗谱二十八卷
(清)尤文濬主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遂初堂木活字本,三十册
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上南京图日本国会图日本东京大学美圆哥伦比亚大学无锡图(缺卷十、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人)美国犹他
书名据卷端题。版心题尤氏宗谱。书名页题尤氏家乘。书签题尤氏大统宗谱。书名贞刻文苑関晸版
江蘇
尤氏宗谱一百卷首一卷附尤氏宗祠志一卷
尤桐纂修
1936年遂初堂铅印本,二十八册
南京图无锡图蘇州大学福建图湖南图国(存卷四十)上冈(存卷六至十六、十八、十二至二十五、四十ー至五十一、五十六至七十六、宗桐志)重度图(存卷二至十三、十六、十八至二十九、四十至五十五、五十七至七十五)曲江格(存卷二至十、十三至十六、十八至二十、二十二至二十九、四十至五十、五十二至五十五、五十七至六十二、六十五至七十二、七十四至七十六)山西家谱美国犹他
江蘇
尤氏常锡宗谱十四卷
尤浩鹏纂修
1915年遂初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上图美国犹他
书名据目録题。版心题尤氏续修宗谱。书名页题尤氏家乘。卷三卷端题毘陵尤氏宗谱。谱以常州、无锡派属主。卷一诸公先祖遗像、历代谱序、歴朝科甲宦望,卷二诗文著述著録解题、传记,卷三萬柳溪边奋话、祠记、传略等,卷四至十三统宗世系图、各支世系表,卷十四领谱字号。
江蘇盐城
尤氏宗谱革新版九卷首一卷尾一卷
尤怀燕纂修
2003年遂初堂排印本,十册,平装
上图浙图安徽图四川图
书名据封面题。版心题尤氏宗谱。
江蘇镇江
润州朱方镇尤氏族谱六卷
(清)江为霖纂修
清嘉庆七年(1802)木活字本,六册
日本国会闻(胶卷)美国犹他
版心题尤氏族谱。始迁祖纯,字志德,明代人。
江蘇镇江
尤氏族谱
纂修者不详
清末刻本,一册
无锡图
存卷二。书名据版心、书签题。记事至清康熙间。
江蘇常州
毘陵尤氏续修宗谱六卷
(清)尤蓮溪等纂修
清同治七年(1868)遂初堂木活字本,六册
日本东京大学上图(胶卷)美国犹他
书名据谱序题。版心、书签、书名页、目録、卷端题尤氏族谱。
江蘇常州
毘陵尤氏宗谱十二卷
(清)尤溥纂修
清光绪元年(1875)遂初堂木活字本,十四册
南京图
书名据目録题。始祖叔保,始迁祖亮,字仲明,明代人。
江蘇宜兴
阳菱溪西尤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尤福堂纂修
1920年敦叙堂木活字本,六册。
上图
书名据卷端题。版心、书签题溪西尤氏宗谱。书名页题尤氏宗谱。
浙江宁海
峡口尤氏家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尤志珊主修,袁葆元纂修。
1921年木活字本,二册。四修本
宁海文物办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尤昌首
浙江台州
台州尤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尤邦立主修
995年排印本复印,二十册
黄巖档
书名据书衣题
浙江平阳
吴兴郡尤氏重修宗谱
尤增坤主修,谢富弟纂修
2001年铅印本,一册
平阳县宋橘镇宋桥村尤增坤
始祖宗仁,宋代人。始迁祖德愿,明末自瑞安县迁居平阳县宋桥村(今属宋桥镇)。谱载谱序、世系图。
安徽泗县
泗州尤氏族谱六卷首一卷
尤祥才等纂修
1996年吴兴堂铅印本,八册
安徽
书名据封面、书名页题。五修本。始祖潮,字镇廷,明代人。始迁祖山、江.、海,明时自山东文登县东板桥集迁居安徽虹邑(今泗县)长直沟。
安徽泗县
泗州尤氏族谱续卷
尤祥才等纂修
2000年吴兴堂铅印本,一册
安徽图书馆
书名据封面、书名页题。
安徽
栢川尤氏支谱一卷
(清)尤水顺纂修
同治五年(1866)木活字本,一册。
上图
福建长乐
长邑陈塘尤氏族谱一卷
纂修者不详
清抄本复印,一册
福建图书馆
记事至清顺治十年。书名据谱序题。
福建泉州
泉南卿田尤氏族谱一卷
尤光著纂修
915年闽泉齐东口同文斋石印本
泉州文管办
福建泉州
闽泉吴兴分派卿田尤氏族谱十卷
纂修者不详
民国排印本,一册
泉州文管办
江西玉山
忆玉尤氏宗谱系国六卷纪实二十卷首一卷
(清)尤元培等纂修
清道光五年(1825)木活字本,五册
寻源姓氏美国犹他浙图(缺纪实卷一至九)
初修本
江西玉山
怀玉尤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清)尤利若等纂修
清道光五年(1825)木活字本,一册
浙图
书名据版心题。卷端题尤氏宗谱。初修本。
江西玉山
怀玉尤氏宗谱三十卷末一卷
纂修者不详
清光绪七年(1881)木活字本,十册
上图
江西玉山
怀玉尤氏四修宗谱系图四卷纪实十卷卷首二卷末一卷附捐録一卷
尤学乾等纂修
1932年木活字本,十二册
北大浙图寻源姓氏美国犹他
四川江安
尤氏家乘七卷首一卷附一卷
(清)尤廷扆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六册
国图
存卷首、卷一至六
四川
尤氏家乘
纂修者不详
清末刻本,二册
四川图书馆
存卷二、五。
台湾
尤家族谱
尤盛主编
964年稿本,一册
美国犹他
台湾
尤氏世系
尤腾烈主编
1974年稿本,二册
美国犹他
台湾
尤姓族谱
尤娟娟纂修
1986年稿本,一册,毛装
美国犹他
台湾台中
尤氏历代族谱
尤秋忠等纂修
1971年抄本,一册,平装
美国犹他(胶卷,插其中六十九页)
台湾高雄
尤氏谱系图
尤天南主编
1981年铅印本,一页
美国犹他
始祖江。後裔居高雄原山市。
台湾高雄
尤氏族谱考
纂修者不详
1984年影印本,六页
美国犹他
始祖兴。後裔居高雄大树乡统村。
台湾屏东
尤氏福源家谱一卷
尤和鸣纂修
1924年稿本,一册,毛装
美国犹他
始迁祖而行,又作经脱,清代自福建水春而来
台湾屏东
尤家族谱
尤明春纂修
1981年稿本,一册,毛装
美国犹他
始迁祖基春,清代自福建水春而来。後裔居屏东县恒春镇及屏东市等地。
参考资料: [13-14]
尤姓字辈排行
福建罗源鉴江尤氏二十一世起泰字讳康字表:
讳:泰永庆昌荣望世裔兴隆广绍功修安善景,初学名讳照此;
字:康华昭益盛观宗支蔚起长传道学治平时,长大立字照此。
河南栾川尤氏字辈:“中文世榜三振步永长安”。
河南信阳尤氏字辈:“启乃学士光其宝鼎万事道明国朝之庆”
河南尤氏字辈:“大元金花凤,熙克守宗,永树其升。”
湖北荆州尤氏字辈:“光启大明国清开太运何顺永占祥忠德传家远纯绪世克昌”。
湖北松滋尤氏字辈:“昌光中兴国运万年兆祥”。
湖北襄樊尤氏字辈:“俊休士明德文光昌裔以学尚志立朝纲不偏常永远在宗祖紊自有平安乐家祥”。
湖北枣阳尤氏字辈:“心丹兆嗣”。
湖北枣阳尤氏字辈:“西洪华国”
山东济南尤氏字辈:“文广书忠金”。
山东威海、荣成尤氏字辈:“培学全华宗”。
山东枣庄尤氏字辈:“章启世业”。
山东临沂尤氏字辈:“宗维从步文培元祥”。
山东潍坊高密尤氏字辈:“盛明世传久”。
内蒙古奈曼旗白音昌尤氏字辈:“建景庆姿乐,俊世凤泽增”。
江苏连云港尤氏字辈:“宗振帮传永康”。
江苏盐城东台尤氏字辈:“长昌维俊东”。
福建泉州卿田、洛江尤氏字辈:“公侯伯子开基茂奕世传芳祖泽长锡畴祉大吉祥孙谋贻厥克寿(守)永(道)昌”。
福建福州、长乐尤氏字辈:“兆振德光杰”。
安徽泾县、繁昌尤氏字辈:“仁德本良善”。
安徽五河、泗县尤氏字辈:“风胜登本茂修培基起良”。
重庆万盛尤氏字辈:
长房一支派:“天赐嘉祥运兆洪芳(章)春(坤)广(雷)延殿发达时长”;
长房二支派:“为文嘉祥能重书香勤敦善举建树超常”;
长房二支派:“为文嘉贤以志绍联共遵成宪富贵成全”;
二~五房支派:“为文光大贤才学振名元辅佐开周治新法定宗传”。
河北阜城尤氏字辈:“风万振兰”。
浙江云和尤氏字辈:“昌茂丁贤信”。
广东湛江尤氏字辈:“德绍宗永传兴家裕”。
辽宁岫岩尤氏字辈:“美(伦)炳震启德泽广”。
贵州遵义尤氏字辈:“禄永康正思朝廷云忠太”。
贵州安顺尤氏字辈:“启梦应天大,文武国光高,金玉荣贵美,世代奉朝鲜”。
贵州望谟尤氏字辈(麻山、乐旺一带尤姓使用):“崇祯国登,天赐嘉祥,福禄永昌”;
贵州望谟尤氏字辈(新屯羊玉尤姓使用):“启大兴国,登天万盛,永远太平”
天津尤氏一支字辈:“德福尚开宝兆光洪(才)”。
四川宜宾尤氏字辈:祖上在顺治年间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王家沟迁入四川屏山大乘(戴城市)。名琏。字辈如下。琏绍仕志大,光天德正明。永敦长春府,世代显昌荣。现后人分布在四川屏山大乘,宜宾县大塔。宜宾市。北京海淀区。
尤姓姓氏名望
尤姓名人频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尤姓历代名人36名,占总名人数的0.08%,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八十五位;尤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数的0.07%,排在并列第一百七十九位;尤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二十二位;尤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7%,排在并列第一百七十二位。
尤姓隋唐五代
尤思礼:尤姓得姓始祖,闽王王审之的女婿,唐熹宗册封为驸马。今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南厅有唐都尉驸马尤氏、郡主王氏墓(俗称驸马墓)。
尤姓宋元时期
尤叔保:江苏无锡人,宋代书画家、富翁。为人正直,以书画名世。晚年颇雄于财,其园亭池馆,为一时绝胜。
尤袤:字延之,号遂初居士,无锡人,南宋诗人、大臣。绍兴进士。任泰兴令时有政绩。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诗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清尤侗辑有《梁溪遗稿》。
尤概:尤袤子,宋代官吏、诗人。孝宗时进士,历任建康府推官、左朝奉郎、太常博士。惜未耆而殁。有《绿云寮诗草》。
尤时泰:江苏无锡人,宋代名士。曾举博学鸿词,授予国子监主簿,其拒绝赴任。后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寿命长达一百二十余岁。
尤姓明清时期
尤光被(生卒年失详),字子辉,号鉴峰,罗源县人。明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万历四年(1576年)进士。
尤瑛:无锡人,明代官吏。嘉靖年间进士。留心韬略,绘《九边图》,著论三十余篇。任广东按察佥事期间,数平地方骚乱。官至江西布政使参议。
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禄:陕西榆林卫人,明末将领。长兄世功出身武举,累官至总兵,清兵破沈阳时战死。次兄世威与清作战屡立战功,累官至左都督,李自成破西安后,被俘杀。弟世威为宁夏总兵官,李自成攻榆林时,守城死。
尤侗:字同人,号悔庵,晚号艮斋,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三年后辞官回乡。诗词古文俱佳,被康熙称为“老名士”。有《艮斋杂记》、《鹤栖堂文集》、《西堂杂俎》及传奇《钧天乐》、杂剧《读离骚》、《吊琵琶》等。
尤怡:江苏吴县人,清代医学家、诗人。家道中落,好为诗。晚年医术益精。著有《伤寒贯珠集》、《金匮心典》、《医学读书》、《静香楼医案》等。
尤珍:尤侗子,号沧湄,清代官吏、诗人。康熙年间进士,由编修累擢右赞善。工诗,每作一诗,字字求安。有《沧湄类稿》、《日卒示录》。
尤澹仙:江苏长洲人,清代学者。工词赋及骈体文。年十八,名列吴中十子。有《晓春阁诗词》。
尤维熊:字祖望,号二娱,江苏长洲人,清代官吏、诗人。拔贡出身,官蒙自知县。工诗词。有《二娱小庐诗词钞》。
尤荫:江苏仪征人,清代书画家。山水、画鸟、兰竹皆入逸品,尤长写竹,得文、苏法。其作苍古浑厚,如挟风雨之势,书法从画竹中来,有金错刀遗意。有《出塞诗钞》、《出塞集》、《黄山集》。
尤渤:甘肃武威人,清朝将领。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任安徽寿春镇总兵,他率部猛烈反击,将进犯松江府的英军击退。旋升江南提督。
尤锦:江苏太仓人,清代画家。工山水,擅花卉翎毛。
尤姓近代以来
尤列:尢(wang)列是广东顺德人。1866年生。与孙中山,杨鹤龄,陈少白等畅谈革命,时人称之为“四大寇”。1936年病逝于南京,著有《四书章句易解》、《四书新案》等。
尤太忠(1918-1998),河南省光山县砖桥乡陈岗村人。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顾委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尤扬祖:原全国侨联副主席
尤垂镇:原泉州市人大主任
尤泽贵:原武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尤清河: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副总经理
尤建源:龙岩市公安消防支队政委
尤国顺: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尤祥辉: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尤猛军:福建省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尤芳环:原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纪检组长
尤祖举:黎明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校党委工作)
尤文端:泉州市市委党校党工副书记
尤祖基:原南安市卫生局局长
尤祖钦:原南安市计生委主任
尤泽海:原南安市市委党校副校长
尤兰田: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尤少忠: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大使衔)
尤小刚:著名导演
尤勇:著名演员
尤靖茹:著名演员
尤浩然:著名影星
尤月林:著名企业家,建筑师
尤肖虎:东南大学教授,博导
尤中会:书法家
尤绍玲: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
尤权: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尤涛: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能化委员会任电子商务部主任
尤姓人口统计
根据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中)》,当代尤姓的人口约有80万,为全国第一百六十三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4%。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尤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目前尤姓主要分布于河南、北京、江苏,这三省市约占全国尤姓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福建、浙江、河北、湖北、台湾,这五省市又集中了19%。尤姓的第一大省为河南,大约占全国尤姓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东南苏浙闽台、北部豫冀为中心的两块尤姓分布区。
尤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163)表明:在河南东南、皖苏沪、鄂赣闽浙大部、台湾、北京、黑龙江东部、吉林东北,尤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为0.12%,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9.7%,居住了大约57%的尤姓人群。在广东东端、江西中段、湖南东北、湖北西部、浙江东北、河南中部、山东大部、甘肃西段、宁夏北端、山西西北、内蒙古中部和东南、河北北部、辽宁大部,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而积的12.1%,居住了大约18.3%的尤姓人群。
尤姓研究考证
尤姓,是来自福建的沈家,跟姓沈的人实际上是同一家人。宋代学者李纲所撰的《梁奚谷漫录》:“系出沈姓,五代王审知据闽,闽人沈姓者,避沈音,去水的尤氏。”由此可见,五代时期福建姓沈的人,为了避讳当时潜立为闽王的王审知的名字的读音,就把沈字的水旁去掉,改为尤姓。于是,开始有了“尤”这个姓氏。尤姓既然是出自沈姓,则其来源当然也跟沈姓一样,是黄帝的后裔。根据《姓纂》的记载,沈姓是源自周文王的第十子晡季,因为食采于沈而得姓,所以天下尤姓最早的发源地自然就是3000年前的沈国。当时的沈国就在今河南省汝南县的东南以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一带的地方。大约于1000年以前在福建出现的尤姓,后来又自福建繁衍出来,成为了江苏吴兴一带的望族,因此,尤姓人家,以福建和江苏两地最多。
最早见诸史书的尤姓人士,是宋朝绍兴年间的进士尤袤,后来做到礼部尚书。他是江苏无锡人,学识渊博,十分受朝廷的器重,宋高宗还曾称赞他“卿才识近世罕有”,可见他的才华。尤台和尤彬,也都是宋代知名的高士,他们二人同样的词藻绝出,同样的不求仕达,优游林石,被誉为宋代的两大高士。